如何应对新的航空海关电子设备搜查?

2017年10月26日开始,所有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将被要求对旅客及其行李进行更加严格的安全审查,审查方式根据航空公司的不同,分为面谈,询问,填写问卷等方式。需要接受审查的旅客不分国籍,美国公民也一视同仁。

据了解,虽然这条新规定已经开始实施,但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家航空公司尚未能清晰明确如何去施行。某些航空公司已被允许拖延至明年1月份再开始施行该规定,而另一些航空公司则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比如硅谷小律最喜爱的国泰航空公司,就在官网发布了这么一个通知,宣布暂停赴美乘客使用预办登机以及自助行李托运服务,还要接受“简短的保安查问” 。

对这项要求航空公司履行的新政策真的是要打个问号:没有统一标准,航空公司的保安或地勤,若非经过专业训练,仅仅通过单纯简短讯问乘客,很难起到真正的加强安保作用,更别提航空公司的问卷了。吐槽归吐槽,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大家赶早不赶晚,尽量提前3个小时到达机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误了航班。

早在2017年9月2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即宣布将对所有非美国本土出生的人群实施社交网络账号的监管。根据规定,国土安全部将对以上人群收集所有相关联的社交媒体账号,甚至涉及网络搜索记录。即便是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也将在与外国人联系沟通方面受国土安全部的监控。

在新的社交网络账号审查和更加严格的航空管制氛围下,大家如何保护好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呢?

1. 临行前充分检查一遍自己随身携带的文件资料是否与网上能够查到的信息相一致。有的雇主疏于更新公司相关网站信息,导致公司地址甚至业务会与你的工作签证内容不符,需要提前确认做好相应准备。另外,确认自己的社交网络,诸如facebook, linkedin上的工作信息和经历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签证内容一致。

2. 根据即将新上任的海关行政长官Kevin McAleenan在尽职调查期间透露的信息,海关对电子设备搜查只能限于设备上储存的已有的信息,而不能涉及云端存储信息。(原话是 CBP's boarder searches do not extend to information that is located soely on remote services, i.e. "in the cloud")  因此,若有与工作机密相关的,或者不想让海关看到的重要文件,可以选择存储在云端。美国律师协会(ABA)就建议进行国际差旅的律师们出入境选择携带旅行电脑设备,将客户敏感资料存储在云端,面临海关官员搜查电子设备的要求时,主张律师客户保密协议的相关权利。知道自己的权利和海关的搜查界限很重要。该说不的时候要说不。

3. 重要的事情说N遍:一定要在登机前仔细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文件资料是否有与自己申请的签证有所出入的地方。有的时候并不是刻意违反签证规定,但小小的一个疏漏也许会让你有牢狱之灾。前几天就有一个西班牙的22岁学生拿着旅游签证入境美国,想在朋友家住一个月四处游玩,顺便教教朋友的孩子西班牙语。殊不知朋友的邀请信上提到了将会支付相应的报酬以示感谢。这句话在入境海关时被官员看到,认为违反了旅行签证的要求,把该学生关进了北俄勒冈州的监狱长达二十几个小时……然后在第二天遣返回国。若不想体验铁窗泪,大家一定要仔细再仔细。

仅仅2017年上半年,美国海关官员就进行了将近1万5千宗电子设备的搜查,相较去年下半年增加了将近8千宗。有个别官员还要求入境者提交社交网络登录账号和密码信息,让每次入境美国海关都如履薄冰。总之一句话,入关的原则是:仔细,坦荡,诚实,问什么说什么,不要主动引起别的话题。